当前位置:首页  交流活动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团队赴阳山服务蚕桑生产,助力县域蚕业经济发展

发布者:dongke发布时间:2023-07-19浏览次数:379

为贯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任务和要求,助力蚕桑产业发展,716-18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党建双创工作“样板支部”党员教师刘吉平教授率团队师生一行十人赴广东清远市阳山县,深入桑园蚕房,到蚕桑生产企业和合作社开展调研和新技术现场示范推广工作。



16日下午,团队成员广东丝源集团有限公司阳山分公司 (以下简称丝源阳山分公司)参加座谈会,丝源阳山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武林、高级顾问何镜新,总经理助理黄添就等出席座谈会。

会上,刘吉平介绍近期国内蚕桑生产的总体形势,特别就近期在广西主产区河池、南宁等地开展国家科技特派团对接重点帮扶县的工作中发现的劳动力短缺、蚕桑技术推广网络不完善等问题。蚕桑技术推广网络不完善在生产上突出表现为桑园种植缺少规划,粮桑果等多种经济混作,农药中毒趋于普遍,桑园的桑树种植密度过大,剪伐的桑枝堆积乱放,桑园施肥极其不规范,假冒伪劣蚕药产品到处流通,桑园缺少专用的农药和化肥等问题,由此导致桑树长势差,病虫害多发,养蚕效益提升不明显。刘吉平指出,广西在机械化养蚕,新的杂交桑品种、桑蚕抗病品种以及人工饲料养小蚕等方面的推广力度很大,值得广东学习借鉴。

此外,刘吉平还详细介绍团队在家蚕蚕卵微孢子虫快速检测、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药物组合物、智能化蚕室监测系统以及蚕用气体消毒剂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和企业加强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发挥技术帮扶作用,为阳山的蚕桑产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他还着重强调产教融合对促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倡导学校与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共享资源、联合研发的方式,共同攻关行业难题。

刘武林对刘吉平团队来阳山开展技术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团队分享的信息很及时,对于一家广东省内生产蚕种规模最大的生产企业,且每年较大比例的蚕种销往广西,实时了解广西蚕桑生产基本情况有利于公司的总体布局,只有加强生产管理,提高蚕种质量,才能持续向全国最大的蚕种市场提供优质产品,实现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何镜新向团队师生介绍丝源阳山分公司生产经营状况,并指出公司已形成“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供种、指导生产(蚕农养蚕)、回收产品(种茧)、生产销售蚕种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合作村的蚕桑产业实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销售,种养户效益增收明显。他指出,科研院校和企业共享“一盘棋”,农业产学研融合发展是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重要举措,公司会积极探索将专利成果和创新技术应用在实际生产中,以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他表示,公司作为华南农业大学实践教学基地,非常欢迎同学们利用假期来公司实践,在生产中提升专业技能。

17日,刘吉平团队在何镜新等人带领下先后到广东万逸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阳山县七拱镇杨梅坑、小江镇渡头、阳山致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种养基地调研。期间,刘吉平耐心解答公司在养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蚕房紫外消毒、灯光改造、蚕沙桑枝高温发酵后堆肥还田等建议。


广东万逸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喂蚕实景



此外,团队成员调研桑园时发现,各地病害以桑轮纹病、桑炭疽病、桑瘿蚊和根结线虫为主,并存在交叉感染现象。刘吉平指出,这种现象在夏伐后高温高湿的情况下多发,防控难度较高。刘伟强老师介绍桑瘿蚊幼虫寄生在桑树顶芽幼叶的内侧,以口器刺伤顶芽组织后吸取幼芽汁液,使顶芽变色、“盲顶”,由于幼虫期难分辨,导致成虫期难防治。

  

刘吉平教授(左一)、刘伟强老师(中)、何镜新(右一)


刘吉平团队把岗位科学家服务生产一线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机衔接在一起,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大学生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师生通过在生产一线开展蚕桑生产及蚕桑病虫害发生情况调研,找到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积极建功立业。


联系我们:

党政办公室:020-85280547

教务办公室:020-85280273(本科生)

      020-85280275(研究生)

辅导员办公室:020-85281547

邮箱:dongkeoffice@scau.edu.cn

  • 学院公众号
  • 广东省畜禽种质资源库
校内链接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20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华南农业大学动科学院大楼

管理登录   备案编号:粤ICP备050088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