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中英文);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动物科学(Animal Science)
专业代码:090301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动物科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动物生产基本技能,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新农科背景下,具备畜牧业全产业链的知识结构、参与国际竞争和引领未来畜牧 业发展方向能力的,能在动物科学专业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企事业单位以及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生产管理、技术(产品)推广服务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拔尖创新人才。
三、培养规格
1. 知识目标:具有较宽广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了解动物科学发展的前沿知识、技术及发展趋势,了解动物安全生产、智能养殖、动物养殖工艺与设备、畜产品贮藏加工等相 关知识和技术,了解与养殖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掌握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智慧养殖与安全生产等动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和 动物生产的基本技能。
2. 能力目标:能适应动物科学专业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企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的需要,具备从事教学、科研、生产管理、创业、技术推广及行政管理工作能力,具备较强的 继续学习、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创业能力。
3. 素质目标: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修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及实践技能的拔尖创新人才。
四、毕业要求
要求1:[理想信念]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不动摇,坚信中国道路,坚守价值追求,坚定文化自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具有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诚实 守信、崇尚劳动、不怕吃苦、敢于承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求2:[三农情怀]具有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 ”情怀,践行“知农爱农、强农 兴农 ”的使命和担当,提升与农民交心、为农业发展干事、为农村建设出力的能力,在强农兴 农的实践中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树立和践行“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立志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要求3:[人文素养]要确立做人的基本品德,掌握一定的政治、经济、哲学、艺术等人文社科知识和畜牧领域相关历史和传统,遵循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发扬顶天立地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要求4:[理学素养]具备扎实的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思维能力,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知识,发现、辨析、质疑、评价动物科学专业及相关领域现象和 问题,并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判断;
要求5:[专业综合]掌握和了解动物科学专业前沿及基本问题的基础理论、专业核心知识和实验实践相关技能,熟悉本专业相关政策法规和国家最新动态;了解行业发展状况和趋势,能 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方法结合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现代经营管理技术等对 畜牧及相关领域的复杂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或形成解决方案, 服务国家和区域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战略;
要求6:[审辨思维]具有审辨思维能力,能够从全方位、多视角思考、发现、辨析、质疑、评价动物科学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现象和问题,提出独立性的见解或应对措施;
要求7:[创新创业]具有创新创业意识,能够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在畜牧创新创业活动中付诸实践;
要求8:[交流协作]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能够通过口头和书面表达、现代化媒体技术等表达方式与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并作为主要成员或领导者在 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要求9:[全球视野]具有全球视野,关注动物健康生产、人类健康和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 等重大国际发展问题,能够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具备跨文化背景的交 流与合作能力;
要求10:[学习发展]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通过不断学习,适应社会需要,实现个人可持续发展。
五、主干学科
畜牧学
六、专业核心课程
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遗传学,家畜环境卫生学,动物营养学,动物繁殖学, 动物育种学,动物生产学。
七、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学制为4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八、课程结构
本专业教学计划中,课内总学时为2874 学时,学生毕业应取得总学分为160 学分,其中必修课程79 学分,选修课程42 学分,实践环节39 学分。